技術精湛、踏實肯干、敢闖敢拼,他就像一顆釘子,扎根在生產一線,以腳踏實地的“用心”,心無旁騖的“專心”,追求卓越的“匠心”。自2018年入職新型能源神木分公司以來,他一步一個腳印書寫了一名基層員工平凡而又精彩的人生,他就是神木分公司電工副班長武劍龍,第三屆技能比武電工組第一名。
腳踏實地的“用心”
剛參加工作時,由于自身檢修經驗不足、業務能力不熟練,他從零開始,認真學習設備維護保養知識。每當遇到難題時,總是能夠緊扣問題的本質和規律,積極向經驗豐富的前輩請教,虛心聽取他們的建議和指導,最后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。在實踐中,他會仔細觀察每一臺設備,用心感受它們的運轉狀態,不斷積累經驗。憑借著敢闖敢創的工作態度,他在設備維護保養的領域中穩步前行。在本領“略有小成”時,他還格外注重培養團隊成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能。在這日復一日的積累中,他練就了一身過硬的專業本領,從檢修工一步步成為電氣設備安全穩定運行的“守護者”。
心無旁騖的“專心”
俗話說三年入行五年懂行。他深知,技術的傳承與發展是行業持續進步的關鍵,因此,他始終將年輕職工的培養視為己任,全心全意地投入到“傳幫帶”的工作中。為了提高班組成員的業務知識水平,武劍龍在每次班前會上都認真開展培訓工作,通過電路圖講解作業流程,讓組員們更加直觀地了解工作步驟和要點。他工作中的注意事項和危險點,確保了班員們在工作中能夠嚴格遵守安全規范,保證各項工作安全有序進行。當一項工作不斷地重復,就不再僅僅是一個機械的動作,而是一種修行,一種對自我的磨礪。他將每一天的工作都當成一次自我提升的機會,在帶領班組成員干好日常工作的過程中,他的技藝越發熟練,效率越發提高。
追求卓越的“匠心”
在一次稱重給煤機檢修中,面對給稱重給煤機檢修難度大、工作環境差等困難,他主動請戰,扛起了此項重任。由于給煤機內部空間狹小,皮帶距離給煤機外殼的間隙只有十幾公分,每個托輥有十多斤重,里邊鋼架、托輥等部件交叉連接,因此,檢修作業人員在安裝支架、托輥和皮帶時只能靠自身的體力,其他輔助工具根本用不上。“再難也要干!”他第一個進入給煤機內部,只見他蜷縮在狹窄的空間內,雙手緊握扳手,吃力地擰著一個個粗大的螺絲,由于作業姿勢不佳,他每隔兩三分鐘就得停下來,擦擦額頭上的汗水,揉揉脖子,調整一下自身狀態……就這樣,不停重復手上的動作,當支架安裝好后,他身上淡藍色的工衣,早已被汗水浸泡成了深藍色。“有幸站在公司二次創業的新起點上,更應該不負韶華,苦練硬功,將青春與汗水奉獻給新能事業,我覺得非常有成就感,也非常值得。”武劍龍堅定地說。
返回上一頁